疫苗不是萬靈丹,我們還可以這樣做!


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在新冠疫情、天災、還有烏俄戰爭的陰霾籠罩下,恐怕不久的將來,人類即將面臨能源和糧食危機,這將會引發全世界人類的恐慌、不安與焦慮······而正在發生的這些災難,也正是人心的破口所導致的大自然災難、社會階層對立…,我們以為的天災,其實都是人禍造成的。


大自然無條件的給予我們天然資源,並守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。近代以來,人類過於關注自身的發展,對於地球各種的摧殘而忽略了與地球上其他生命共生共存,給一些動物和生物造成了極大的傷害。


It has become appallingly obvious that our technology has exceeded our humanity.「有一個現象的明顯程度已經讓我毛骨悚然,這便是我們的人性已經遠遠落後我們的科學技術了。」-愛因斯坦




業力法則,共業現前

在任何一個時間裡,都會有各種意外情況發生。從宗教的立場解釋,佛教相信業力。在某一段時間裡連續發生一些事。例如,夏天下冰雹、雨港缺水、地層下陷等等,彼此間好像有連帶關係,這可能就是共業現前。

共業指的是,在過去世裡,有許多人在不同的時間、不同的地方製造了共同的因,而後在同一個地方、同一時間出現許多災難。


在共業出現的時候,我們要”懺悔”,要多行慈悲的仁政,對眾生多付出愛心,也就是以”慈悲心”或”仁愛心”來減少動亂的發生。


過去遇到天災、人禍、自然災變時,政府會下令禁屠幾天,對眾生施恩。由此可以感動護法龍天,使旱災時下雨,水災時天氣放晴,地震也可以停止。這種例子歷史上也有記載。


另外,自然界的運作和整個宇宙磁場關係密切。磁場的某個部分產生不協調時,會引起一些自然界的災變;就像人體水火不調時,也會害病。有時候一個部位剛害病,另一個部位也跟著出毛病,所謂禍不單行,原因就是失控、失調,而導致連續的變故。


所以,如果我們每個人從內心開始整理,這個世界、這個環境也會跟著改變
當人心很壞的時候,災難大概就快來了;
當人心越來越好的時候,災難會越來越少,這就是共業所感。


因此,我們要努力作"心靈環保",修正自私自利、投機取巧、為非作歹的觀念,摒除只管眼前利益、不管整個社會和未來環境的想法。如此一來,我們的心改變了,這個社會也會改變,自然環境亦跟著改變。


佛經說,佛國是從人心產生的。當人心轉變時,我們的生活、語言、動作、對人對事的態度都會起變化,整個的環境也會改變。所以,人心改變──社會改變。


現代量子力學也證實,意識(信念)創造實相。「人心改變──社會改變」絕對不是幻想,人的心會指導、指揮我們的行為,這是千古不易之理。



印度神童阿南德也一再強調

阿南德幾次的預言都一再強調,對於新冠疫情,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壓在疫苗上。

阿南德繼續強調,新冠病毒並不會馬上消失,經濟會以新風貌恢復,建議在疫情下的人們,千萬不要因為害怕新冠肺炎就逃離大自然,在安全防護的情況下,走在陽光下,呼吸新鮮空氣,多去公園走走,遠離高科技,讓自己回到自己身上,不要隨「雜訊」飄離。


行星永遠對四種人慈悲,可以安渡新冠疫情。
阿南德說,根據古老經文,行星永遠對四類人慈悲:
1. 非暴力的人。
2. 有自制力的人。
3. 通過合法管道賺錢的人。
4. 遵守規則的人。

人類對地球傷害已造成,開始改變救地球也救自己。


地球是一個大環境,我們生長在天地之間與萬物共存,既然人類在過去對地球造成的種種傷害已經造成,那麼我們應該要從自身來開始改變。

1. 在病毒被控制之前,我們要更加”穩定自己的心”,戒慎恐懼才能與病毒長期並存。堅守防疫原則,戴口罩、用酒精消毒、減少人與人的連結來保護自己!

2. 心靈方面,我們要停止傷害我們周圍的動物與環境;積極方面,要珍愛地球、愛你周圍的人(互助互愛)。只有提高我們的自覺性,別讓意識鬆懈,做一個有感知的人,讓地球更好,人類才會好!

3. 此外增加免疫力的方式不外乎多接觸陽光與新鮮的空氣。多喝純淨的水淨化身體,盡量遠離手機等電子產品,使用精油來放鬆身心,少接觸負能量,與朋友互相勉勵,這些都是強大心靈力量的方法!

4. 這段期間在飲食方面,建議多吃蔬食,讓身體增加免疫力。漸進式少食肉,進而達到素食習慣。(新冠病毒之肉食為業力來源)



總而言之~現在很多訊息,都在傳遞各種各樣的言論。唯有提升自身感知力,體證生活中各種能量的影響,拿到自己生活裏的驗證,停止向外求,轉往向內求,實修自證,有效比較要緊!



推薦延伸閱讀:
這個世界,不缺知識,只缺實修

佛有三種人不度、有四件事做不到

新冠疫情給人類帶來的重要信息!



關於意識(心念)創造實相,你有任何感悟嗎?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喔~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在量子的世界裏,我們從來就不是一個人

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

您並不孤單~量子禪緣與您共結法緣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2 Response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